4月2日,在清晨的薄霧中,東關里文化運動廣場已熱鬧起來——市民沿紅色漫道晨跑,孩童在草坪嬉戲,老人們在古韻廊架下打太極。
這座占地31畝的復合型公園,建設有籃球場、羽毛球場等運動設施和60個智慧停車位,自2022年8月開放以來,憑借“運動+文化”的多元功能,該公園迅速成為漢臺城區人氣最旺的市民樂園。
在城市更新浪潮中,漢臺區以“繡花功夫”雕琢民生細節,將散落的城市邊角地、閑置地塊轉化為“金邊銀角”。東關里文化運動廣場的蛻變正是其中的縮影,曾經的老舊場地通過改造,既保留了老東關的歷史肌理,又植入夜間經濟等新業態,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次。
“在口袋公園的打造上,我們堅持精細化治理理念,讓家門口的‘方寸之地’變成居民的‘詩意角落’。”東關街道黨工委委員、人大工委主任劉濤說。目前,漢臺區東關街道累計建成口袋公園12處、“15分鐘休閑娛樂生活圈”2個。
在七里街道,沿江而建的七小里沿江運動公園配備了籃球場、足球場、乒乓球場等運動場所和兒童游樂區域等功能區,周邊居民步行5分鐘即可享受休閑健身體驗。“以前我們運動的話需要前往更遠的市區,現在我們隨時都可以過來運動。” 家住附近的王林點贊道,口袋公園的“嵌入式”設計,讓他們極大地提升了歸屬感和幸福感。
“目前占地39畝的七小里沿江運動公園的籃球場、乒乓球場、羽毛球場等多功能運動區已建設完畢并投入使用,足球場等區域及其他配套設施正在加快建設中,建成投用后將更好地為周邊群眾提供功能齊全、配套完備的運動休閑娛樂場所。”七里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蔡雨菲說。
從東關正街的歷史風貌到七里新區的現代活力,漢臺區以口袋公園為紐帶,串聯起“15分鐘綠色生活圈”。這些“小而美”的城市空間,既提升了市容環境,更以“微更新”方式重塑了人城關系。如今,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已成為漢臺市民的生活常態,彰顯著城市治理的溫度與智慧。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