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溝深的太陽嶺鎮發展天麻1000畝、淫羊藿1200畝,天麻和淫羊藿已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5月28日,寧強縣太陽嶺鎮黨委書記常林說,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形成產業化發展,他建議加強寧強天麻與淫羊藿產業發展支持力度。
常林介紹,寧強是同緯度天麻最佳適生區和傳統種植區,具有豐富天麻栽培資源,寧強鮮天麻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0%,占漢中總產量的50%。而淫羊藿也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其經濟價值前景可觀。他認為,時值決勝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的關鍵時間,只有產業旺才能鄉村興,加大力度發展天麻和淫羊藿產業時機已到、其勢已成,對于多山地多丘陵的寧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乃至實現鄉村振興至關重要。
1972年,中國醫學科學院派遣研究員徐錦堂等到寧強縣開展天麻野生變家栽試驗,同年成立了寧強縣天麻科學研究所,在徐錦堂的指導下開始“天麻野生變家栽”研究并取得成功,并于1978年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國家發明二等獎。
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市場價格逐步穩定,天麻種植戶經濟效益可觀,種植積極性顯著提高。截止2019年,寧強縣有天麻種植專業合作社26個,產業覆蓋全縣18個鎮辦,種植面達突破2萬畝,產量1萬多噸,覆蓋貧困戶9818戶。
常林說,目前,每年國內天麻需求量約2萬噸(干品),其中絕大部分被作為食品被大眾消費,少部分進入制藥行業和醫療機構作為藥用,發展前景將持續向好。
淫羊藿是常用中藥材,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價值。常林介紹,截止目前,寧強已建成仿野生淫羊藿種植基地1500畝,2020年計劃新建基地5000畝。從2019年全縣市場調查來看,各中藥材收購外銷點累計收購野生淫羊藿干品150噸,挑選分級后外銷均價26元每斤,中省中醫藥專家預測看好其經濟效益。
為進一步加強寧強天麻、淫羊藿產業發展,常林提出三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寧強縣天麻研究所建設,加大人才、項目和資金支持力度。研究所做為天麻、淫羊藿等中藥材產業科研機構,從人才引進、項目建設、資金扶持方面給予政策支持,為中藥材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二,把天麻、淫羊藿產業作為全市主導產業,制定統一的生產、加工標準,在適生縣區大力發展,將“寧強天麻”、淫羊藿作為全市公用品牌,擴大規模,做強品牌,引領天麻產業健康發展。
三,出臺天麻、淫羊藿產業發展獎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扶持生產、加工企業擴大規模,開展新產品研發,培育品牌,延長產業鏈條。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