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監察委員會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監督調查處置工作情況的報告
——2021年5月26日在陜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上
陜西省監察委員會主任 王興寧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規定,現在,我代表省監察委員會報告我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監督調查處置工作情況。
一、主要工作情況
近年來,省監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忠實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查處了一大批涉腐涉傘案件,為凈化政治生態、營造發展環境、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21年3月,全省監察機關共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3813件,處理5808人,其中廳局級36人、縣處級413人,移送檢察機關334人。
(一)把握正確方向,推動專項斗爭持續深入
提升政治站位。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重要指示批示,全面落實國家監委、全國掃黑辦部署,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強大動力。建立省監委班子領導、專題會議推進、部門分工落實的工作機制,統籌信訪舉報、監督檢查、調查處置等各方力量,推動監督調查處置工作一體決策、有力執行。
健全工作機制。健全協同辦案機制,主動與政法機關協同配合、聯合辦案,同步開展“打傘破網”。如對茍少森案、朱歷軍案,省監委主動與公安機關會商研判、共享信息,查處涉腐涉傘人員101人。健全問題線索雙向移送機制,明確與政法機關相互移送問題線索的責任和程序。如在查辦李軍案時,對發現的涉黑涉惡線索,及時移交公安機關偵辦,迅速打掉了吳領會等5個黑惡勢力犯罪團伙。健全指定管轄機制,對涉案人員層級高、范圍廣,辦案干擾多、阻力大的案件,實行異地交叉辦案。如在辦理王雨團案時,考慮到其在漢中公安系統關系錯綜復雜,省監委果斷指定寶雞市監委辦理,迅速查清其涉嫌多樁違法犯罪事實。健全提級辦理機制,對典型復雜的“保護傘”問題主動出擊、提級辦理。如在公安機關查辦賈延成、張世衡等黑社會性質組織案時,對涉及的多名公職人員問題線索,分別由省、市監委提級直查直辦,實現快速突破。
加大督辦力度。連續開展6輪專項督導,重點督辦中央督導組交辦的649件問題線索,確保件件有回音。緊盯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的4起案件,每月匯總上報進展情況,督促提高辦案質效。
(二)敢于動真碰硬,始終保持“懲腐打傘”高壓態勢
強化問題線索核查。緊盯政法機關已偵破認定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案,對已經發現“保護傘”問題的線索緊抓不放、一查到底;對可能存在“保護傘”問題的抽絲剝繭、深挖細查;對沒有查辦“保護傘”問題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案重點關注、進行倒查。加強對線索核查情況的抽查督辦,建立線索核查終身負責制。截至目前,從公安機關偵破認定的91起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中立案查辦“保護傘”812個。
強化大案要案攻堅。嚴格落實“兩個一律”、“一案三查”,綜合運用提級管轄、交叉辦案、聯點包案、責任倒查等措施,對干擾多、阻力大、疑難復雜的案件重點攻堅,堅決打掉省生態環境廳原廳長馮振東、漢中市政協原主席王隆慶、咸陽市紀委原書記權王軍、銅川市委政法委原書記李志強、西安市公安局原副局長閻鴻等一批“保護傘”。全省共立案查處公職人員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1843個,其中廳局級20人、縣處級179人。
強化案件警示震懾。精選典型案例通報曝光,及時公布重點案件調查處置信息,通報“打傘破網”工作情況,營造強大震懾氛圍,全省共通報曝光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典型案件299批644起,延安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祁玉江、渭南市華陰市委政法委原書記權渭陽等64人主動投案。
(三)堅決“懲腐拍蠅”,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嚴查群眾身邊腐敗。聚焦采取暴力、威脅等手段把持基層政權問題,嚴肅查處了安康市漢濱區“逃犯村主任”趙健等一批案件;聚焦以恐嚇、滋擾等手段壟斷農村資源、侵吞集體資產問題,嚴肅查處了西安市灞橋區豁口村黨支部原書記杜東鋒等一批案件;聚焦利用家族、宗族勢力橫行鄉里問題,嚴肅查處了西安市高陵區雷家村黨支部原書記鄭寬新等一批案件;聚焦在征地拆遷、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勾結黑惡勢力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嚴肅查處了西安市雁塔區三兆村村委會原主任張仲謀等一批案件。
督促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強化與組織、民政等部門協作,整頓村、社區“兩委”班子,對不合格的及時清理,對涉嫌違法犯罪的依法查辦。如對西安市未央區北辰村黨支部原書記葛七寶案暴露的問題,督促市監委牽頭圍繞基層政權建設薄弱環節等開展整頓,責令村委會原主任辭職,補選“兩委”班子,規范村級政權建設。
(四)嚴格依法處置,確保辦案質量效率效果
嚴格依法辦案。堅持實事求是、不枉不縱,嚴把事實關、程序關、證據關、法律適用關,嚴格依照法定標準認定“保護傘”,既不降格處理,也不人為拔高,確保每起案件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注重保護干部擔當作為積極性,對198名受到誣告陷害、不實舉報的干部及時澄清正名,其中政法干警48人。
助力實現“六清”目標。圍繞“傘網清除”,梳理匯總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查辦情況,對已立案、未查結的問題強化統籌,加快調查處置進度。截至目前,全省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辦結率99.9%;國家監委和全國掃黑辦關注的103起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全部按要求如期辦結;中央第12督導組移交的問題線索辦結率97.7%。
精準有效問責。高度重視中央督導組問責建議,對涉及的15個問題認真核查,嚴肅問責責任單位12個、公職人員246名。圍繞掃黑除惡任務落實強化日常監督,對工作不力的,通過談話提醒、批評教育、予以誡勉等方式,壓緊壓實各級責任,共問責1646人,其中廳局級21人、縣處級266人,有力推動專項斗爭深入開展。
(五)堅持常態長效,鞏固專項斗爭勝利成果
深化以案促改。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做實“后半篇文章”,向案發單位發出監察建議書、提醒函等1465份,發揮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效果。
深化長效機制。堅持邊推進邊總結邊提高,全面梳理、提煉經驗做法,對暴露出的普遍性、深層次問題,從法律、政策、制度層面研究解決辦法,形成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的長效機制,共督促行業部門建立健全監管機制3977項。
二、工作中的初步體會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工作實踐中,我們有以下認識和體會:
一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決貫徹黨中央關于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決策部署。實踐證明,黨中央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充分體現了我國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必須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貫穿于專項斗爭全過程,確保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監督調查處置工作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二是必須堅守人民立場,讓群眾在“打傘破網”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實踐證明,“打傘破網”從源頭上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是順民意、得民心的正義之戰。必須把專項斗爭與基層“拍蠅”結合起來,深挖“保護傘”,凈化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堅決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厚植黨長期執政的基礎。
三是必須堅持嚴格依法辦案,確保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監督調查處置綜合效果。實踐證明,只有堅持實事求是、嚴格依法辦案,才能維護法律權威和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嚴格依法對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開展監督調查處置,準確把握政策界限,努力取得良好政治效果、法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四是必須堅持協同配合,不斷提高監督治理效能。實踐證明,只有在省委統一領導、省人大及其常委會支持監督下,與政法機關密切配合,才能使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同向發力,也才能使監督調查處置工作取得實實在在成效。必須堅持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健全工作機制,深化以案促改,推動標本兼治。
同時,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工作整體進展不夠平衡,一些地方“打傘破網”力度不大,涉黑涉惡腐敗存量還未清底、增量仍有發生。二是治本作用發揮不夠充分,以案促改不夠深入,從源頭上整治行業領域亂象、促進治理體系完善和治理水平提升有待強化。三是監督調查處置能力還有短板,從決策部署指揮、資源力量整合、措施手段運用等方面,推動構建“一盤棋”監督格局不夠。四是對工作階段性特征把握不夠,一些地方出現松勁懈怠苗頭,圍繞依法嚴懲、鏟除土壤、健全機制,防范黑惡勢力死灰復燃的辦法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下一步工作考慮
(一)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監督調查處置,持之以恒打擊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為人民安居樂業、國家長治久安創造良好環境。
(二)加大工作力度,強化高壓震懾。堅持節奏不變、力度不減,對收官前尚未辦結的案件重點督辦、加快進度,對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發現的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跟蹤辦理、嚴肅處理,對公安機關偵破認定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持續跟進、深挖細查。用好問責利器,既防止問責不力,又防止簡單泛化,以精準有效問責推動掃黑除惡斗爭常態長效。
(三)深化標本兼治,提高治理效能。深入總結線索移送核查、工作協同配合、強化督導督辦等經驗做法,對暴露出的普遍性問題,督促有關單位找準癥結,堵塞制度和管理漏洞,提升行業治理和日常監管水平。運用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引導干部自覺同黑惡勢力劃清界限,知敬畏、守底線。
(四)切實改進作風,加強隊伍建設。健全組織領導機制,增強干部法治思維、程序意識,強化實戰練兵,推進干部隊伍專業化建設。自覺接受最嚴格的約束和監督,大力弘揚“勤快嚴實精細廉”作風,以政治素質高、忠誠干凈擔當、專業化能力強、敢于善于斗爭的干部隊伍護航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
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監督調查處置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省監委將在省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支持和監督下,認真落實本次會議審議意見,主動擔當作為、勇于開拓創新,推動“打傘破網”取得更大成果,努力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為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