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聯合發文:各地要落實“健康碼”全國互認、一碼通行。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健康碼”成為出行必備。然而,對于跨地區流動人員,“千地千面”的“健康碼”登記查驗也給出行帶來不便。10日,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落實“健康碼”全國互認、一碼通行。
行動通知要求,各地要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落實“健康碼”信息互認機制和規則,明確跨地區流動人員“健康碼”信息在各地區可信可用,切實方便人員出行和跨省流動,實現防疫“健康碼”統一政策、統一標準、全國互認、一碼通行。
在低風險地區,行動通知明確,除特殊場所和特殊人員外,一般不應查驗“健康碼”。
而對于老年人等不使用、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群體,行動通知要求可采取識讀身份證、出示紙質證明、親友代辦或一人綁定多人防疫“健康碼”等替代措施。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應當在入口處增設“無健康碼”綠色通道,配備人員幫助查詢防疫“健康碼”、協助手工填寫完成流行病學史調查,縮短等候時間,為老年人等群體提供更加細致適宜的服務。
此外,對于防疫“健康碼”數據的規范使用,行動通知強調要強化數據安全管理,切實保護個人隱私。
記者了解到,陜西健康碼分類標準如下▼
陜西健康碼分類標準
為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擴散”要求,更好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手段,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加強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健康風險評估和跟蹤管理,由軟件信息系統賦予紅、黃、綠三色健康二維碼,并實行動態管理。
低風險人群:是指在數據更新日期前本人沒有暴露在新冠病毒污染的環境中;或本人近14天無發熱、乏力、咳嗽、腹瀉、結膜炎等癥狀。該人群賦予綠碼,人員可以憑碼通行。
中風險人群:是指除重點地區以外的其他省份來陜人員;或省內重點防控小區內的人員。該人群賦予黃碼,在所在單位和社區監督下自行居家隔離14天。
高風險人群:是指近14天內和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觸的人員;或來自外省重點地區人員;或已出現發熱、乏力、咳嗽、腹瀉、結膜炎等癥狀的人員。該人群賦予紅碼,本人要盡快聯系當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或在防護下專人專車就近到發熱門診就診。
陜西健康二維碼申領及操作指南
申領方式
1、在陜西省衛健委官網公告欄目掃描健康陜西二維碼。
2、通過微信關注“健康陜西公眾服務”公眾號進入“機關事業單位”登記。
3、手機瀏覽器登錄地址
http://jksx.shaanxijiankangyun.com:8080/epidemic/form/index.jspx
登記流程
1.信息填寫,如實填寫各項個人健康信息,保存。
2.短信驗證,填寫手機收到驗證短信,填寫驗證碼。
3.生成個人健康二維碼。個人健康二維碼使用時,可以使用手機現場展示。
4.驗證身份。進出單位時,出示本人健康碼,用于身份核驗。
5.疫情上報,疫情防控管理員填寫體溫保存自動上報。
另外,您也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獲取個人陜西健康碼▼▼▼
第一步:個人健康碼用戶通過微信搜索進入 “陜西健康碼” 小程序,或掃描以下小程序圖標。
第二步:進入個人健康碼申領界面后,點擊“個人中心”
第三步:進入“個人中心”,選擇“人員信息注冊登記”
第四步:進入人員信息登記注冊后,填寫完成人員信息,點擊提交,注冊個人健康碼
第五步:首次使用需在陜西健康碼小程序界面,點擊“我的防控碼”,進入個人信息查詢綁定界面,輸入姓名+手機號執行驗證綁定操作后完成個人健康碼申領。
第六步:再次登錄可通過直接點擊“我的防控碼”查詢。小程序綁定過期后重新進入個人信息查詢綁定,輸入姓名+手機號執行驗證綁定操作,即:重復第五步操作。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