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景莫錯過,最是花開好時節。3月的漢中,油菜花、梨花、桃花等競相綻放,處處皆是“金海畫卷”“雪山盛景”“粉白黛綠”,引得各地游客紛紛前來踏青打卡,一時間漢中的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全市“花海經濟”活力迸發,讓人振奮。然而,花開終有時,如何讓具有明顯季節性的“花海經濟”實現百日紅,值得我們思考。
“千篇一律”過眼云煙,“獨具特色”方能余音裊裊。每到春季全國各地都在搶抓機遇實施“花海戰術”,以花為媒、以節會友,紛紛為廣大游客策劃好了集賞花游玩、攝影寫生、美食品嘗等多種活動于一體的春日盛宴,這是目前使用最多、最為成熟的戰術,也是最易被復制的戰術。最近打開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社交APP,我們不難發現網上到處都在曬花類創意圖案、花下拍照打卡、花中品美食……這種處處皆相似的花海旅游場景難免會使游客產生審美疲勞,往往游客走過了看過了就忘了,“流量”很難變成“留量”。
讓“花海經濟”紅起來、火起來,不僅是一道經濟課題,也是一道發展考題。這就需要各地在“鋪天蓋地”的花潮中,立足地方長遠發展,創新策劃,挖掘地方特色、展現地方風采,創造性地衍生出“賞花+文創”“賞花+采摘”“賞花+購物”“賞花+主題演繹”“賞花+民宿體驗”等一系列體驗感、參與感強的沉浸式“賞花+”旅游產品。同時,還要不斷優化各類與旅游相關的服務,如交通保暢、穩價保供、人文環境提升……讓廣大游客感受到出行舒心、服務暖心、游玩開心,樂享“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旅游體驗,這樣即使花開深山也能引得游客來,花謝也能留余香。
近年來,漢中錨定“綠色循環·漢風古韻”戰略定位,建設環境優美、綠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態城市。全市以花為媒,依托源遠流長的“兩漢三國”歷史文化,享譽全國的“蔡倫、張騫、朱鹮”IP,“秦嶺四寶”齊聚一地的奇遇等地域特色,采用政府搭臺、市場運營相結合的方式,強化歷史文化挖掘研究、傳承活化、展示利用,將花海游與歷史文化探尋、風景名勝欣賞、優質生態體驗串珠成鏈,不斷延伸“花海經濟”鏈條,使各地游客暢游花海的同時真切感受蔡倫造紙之偉大、體會張騫“鑿空”之艱辛、欣賞朱鹮翱翔之華麗、享受漢中面皮之爽滑……數不盡的地方“樂子”,讓游客輕松抵達詩和遠方,從而使漢中“花海經濟”成功實現從“流量”到“留量”的華麗轉變。(洋縣縣委網信辦 劉姣姣)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